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纺织之光”教育奖
2011年度纺织之光教师奖部分获奖代表巡礼

李超德

苏州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教授

1985年从苏州丝绸工学院美术系毕业后,李超德留校任教至今,现任苏州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江苏省教学名师。作为学院领导,李超德坚持将科学管理理念融入到艺术学院的日常行政管理工作中。结合实际情况,艺术学院科学制定了十二五发展规划和2020年发展目标,注重人才引进与师资队伍建设,明确专业建设方向,加强实验室与基地建设,积极推进国际合作与交流。近年来,艺术学院教学实验条件得到很大的改善,整体教学、科研成效显著,成功获得博士后流动站;2 位老师取得国家级科研项目;艺术学院实验中心与纺织服装学院共同成功申报为国家级创新实验示范区;设计艺术学成为江苏省特色学科。在科研方面,李超德长期致力于美术与设计理论研究,先后出版了《设计美学》、《体验视觉》等理论专著,参编撰写了《中国衣经》、《文明的轮回》、《中国历代染织绣纹样研究》等大型学术著作;发表了50余篇学术论文和70 余篇艺术评论;主持完成了国家级创新人才实验示范区培育计划项目。扎实的理论功底奠定了李超德在教育界和理论界的地位,他兼任了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艺术硕士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美术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流行色协会色彩教育委员会主任等众多的社会职务,同时还在国际国内多个学术组织担任领导职务。

朱平

武汉纺织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院长、教授

朱平,工学博士,湖北省“楚天学者”特聘教授,武汉纺织大学“阳光学者”特聘教授,华中科技大学、江南大学、青岛大学博士生导师。“新型纺织材料绿色加工及其功能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学科带头人;武汉纺织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轻化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9992002年在美国佐治亚大学和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做博士后研究工作。朱平教授自1982年起在纺织院校工作以来,长期工作在教学科研的第一线,爱岗敬业,师德高尚。近几年他指导培养了硕士研究生40余名和博士生8名,广受学生的欢迎和好评。他主编出版的“功能纤维及功能纺织品”为国家“十一五”和“十二五”规划教材,作为副主编出版的“轻化工助剂”为国家“十一五”特色教材,参编的“染整工艺学教程”为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近年来先后完成了国家“863”高技术发展项目“纳米纤维材料及纳米功能纺织品开发”、“环境友好阻燃、免熨及卫生整理纺织品开发”项目、“细菌纤维素及多糖复合功能纤维及性能研究”项目、“海藻酸系列功能纤维”项目等国家、省、市级科研课题20多项,多数科研成果已应用到工业生产中,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先后获得了香港桑麻纺织科技二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市科技进步奖3项;多次获校、院级优秀教师、教学优秀奖、科研先进分子。他申请发明专利20余项,已授权8项;在各级学术刊物上发表了论文200余篇。

 

 

任家智

中原工学院纺织学院院长、教授

任家智教授是中原工学院纺织工程学科学术带头人,也是棉纺精梳研究领域的全国知名专家。任家智在担任纺织学院院长以来,以提升河南纺织工业的技术水平所需人才支撑为出发点,提出了“培养具有纺织工程基本素质、较强纺织品设计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的专业培养目标,在纺织工程专业进行了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及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组织编写了“纺纱工艺学”、“纺织企业管理”等一批特色教材,建成了“纺纱学”、“织造学”、“纺织品设计学”等5门省级精品课程,获得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一等奖和二等奖各1项和多项省部级奖励;该校纺织工程专业学生在全国纺织品设计大赛中多次获奖,人才培养质量及纺织工程专业毕业生就业率显著提高。由他指导的“棉纺细纱机后区压力棒牵伸工艺研究”在2009年获得河南100篇优秀硕士论文;由他指导的参赛作品获河南省第八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规划大赛一等奖。科研方面,他以精梳机的高速、节能及提高适纺性为目标进行研究与攻关,取得了多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成果,并实现了产业化。2009年他主持申报并成功获得了省院合作项目“高效节能精梳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2010年主持申报了河南省重大公益项目“新一代高效节能成套精梳设备的研究与开发”,获得了近300万元的经费资助。

 

  

崔运花

东华大学纺织学院党总支书记、副院长、副教授

崔运花在1990年研究生毕业后,毫不犹豫选择了留校任教。20多年来,她一心扑在教学、科研和管理一线,工作认真负责,富有开拓创新精神,各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先后获得了“东华大学十佳师德建设青年标兵”、“上海市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东华大学本科教学质量评估一等奖”、“上海市育才奖”等诸多荣誉称号。教学方面,她不断学习吸收新的知识,先后主讲了《纺织纤维纱线加工化学》、《纺织专业英语》、《纺织加工化学》、《纺织染概论》等十几门课程。“你要给学生一瓶水,你必须具有一桶水。现在科技进步这么快,承担新的课程对老师来讲具有一定的压力,我把它作为促使自己不断学习的动力。”在教学中,她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因材施教,注重互动交流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学以致用能力。科研方面,她充分利用时间,研究领域涉及天然纤维材料的制取及产品开发利用、高新技术在纺织加工中的应用以及纺织品的检测与评价的等方面。先后参与了“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竹浆纤维纺织印染加工关键技术”、“无水化涂料染色新工艺新技术”、“棉型织物节水节能减排前处理新技术”子项目的研究工作,累计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获得相关专利 2 个。

 

  

 

姚菊明

浙江理工大学材料与纺织学院院长、教授

姚菊明教授于20 0 4年初完成东京农工大学博士课程及博士后研究后回国,任浙江理工大学副教授,2 0 0 6 11月破格晋升为教授,20071月被聘为博士生导师,入选2 0 0 7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111月被聘为材料与纺织学院院长。作为一名大学教师,姚菊明对待工作兢兢业业,为人师表。由于表现突出,他曾在200512月获浙江省第十二届青少年英才奖,200610月获香港桑麻基金会颁发的桑麻奖教金,20099 月获第十届浙江省青年科技奖,并被评为05/06学年、2010年度、2011年度浙江理工大学先进工作者。作为《高分子物理》的主讲教师,姚菊明教授承担了该课程在本校相关学科专业本科生及硕士生的授课工作。目前他已培养博士研究生1 名,硕士研究生27名,现有在读硕士研究生11名、博士生2 名。同时,还积极参加教学改革,主持校重点课程建设项目1 项。近年来,教学工作量排名均位列全院教职工前10名。所带学生获浙江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1 篇,校研究生优秀学位论文多篇。姚菊明目前主要从事生物高分子材料的研究,该方向是他于20 0 4年进入浙江理工大学后新组建的。近年来,他主持了包括3 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1 项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人才培养项目等在内的10多项科研项目,已发表SCI收录论文5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3 项;获浙江省科学技术二等奖2 项(2007年第一完成人,2009年第三完成人)。

 

 

 

  

喻擎苍

浙江理工大学研究生部副主任、教授

作为一名以管理工作为主的教师,喻擎苍坚持以基础学科的发展为支撑,重点发展特色优势学科,着力拓展新兴交叉学科;建立了以目标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调控机制和以竞争机制与激励机制为准则的运行机制;努力推动学科建设进入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调节的良性循环;努力建设富有特色、代表学校实力的品牌学科,不断提高学科的整体实力。近年来,在喻擎苍及其同事和领导的共同努力下,新增了“应用化学与生态染整工程”等 2 个浙江省重中之重学科和 2 个重点学科,其中浙江省重中之重学科“纺织工程”在建设期满后的验收评估中,以出色的建设成效获得100万元额外的学科建设经费。在学位点的建设方面,喻擎苍从学校办学定位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出发,加强了学位点建设的统一规划和部署;同时细化建设举措,大力调整学科结构,帮助学校在第十一批学位点增列工作中,新增了“纺织科学与工程”等 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在专业学位的建设工作中,喻擎苍通过加强学校专业学位师资队伍的建设、校外导师聘任、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等工作,推动学校专业学位教育的快速发展。以纺织企业管理为基础,帮助学校新增了MBA专业学位,工程硕士领域也从2009年增至13个。

 

 

 

 

 

 

 

詹炳宏

北京服装学院艺术设计学院院长、教授

多年来,詹炳宏教授一直工作在教学一线,热爱学生、热爱教学工作,用自己丰富的学识和国际化学术视野,潜心研究教学,以国际化视野在学术、教学与管理工作间游刃有余。詹炳宏所负责的“数码设计基础”课程是北京市精品课程,所主持的教改项目两次获得北京市教改二等奖。在做好教学工作的同时,詹炳宏积极投身科研工作,参与完成国家级项目 3 项,作为核心成员参与了“国旗”、“香港区旗”、“国旗悬挂装置”等多项国家标准的起草,连续 3 年承担中国家纺行业协会流行趋势研究及发布工作;参与微软亚洲研究院“娱乐搜索项目”、负责“中国概念服装虚拟展示平台”软件开发等,近年来出版专著、译著多部,发表论文几十篇。研究领域涵盖中国传统色及色度学研究、时尚趋势整合预测系统研究、创意文化产业实用型人才特色培养模式研究、艺术设计多学科交叉教学模式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推广技术研究等多个项目。自2008年担任艺术设计学院院长以来,詹炳宏带领全院教师努力探索艺工融合的特色办学之路。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提出“两条腿走路”的办学思路:一方面,利用全校的优势,在学校大服装的概念下,积极发展服装的前端纺织品艺术设计以及后端服饰设计和珠宝首饰设计;另一方面,努力探索科学技术与艺术设计的交叉融合,整合动画、数字媒体艺术、视觉传达等专业的力量,以项目带动教学,以科研促进教学,使学院的办学目标更明确,特色更突出。

 

 

 

 

 

 

 

钱晓明

天津工业大学纺织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香港理工大学-天津工业大学服装材料与功能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

1988年研究生毕业任职以来,钱晓明教授始终致力于纺织教育与科技研究工作,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在教学研究方面,钱晓明主持完成了天津工业大学“十二五”学科建设规划重点调研课题 —— 适合我校的研究生拔尖人才选拔与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培养机制的探讨,以及天津工业大学教改重点项目 —— 非织造材料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与实践,同时主持起草了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行业专业标准 —— 非织造行业非织造材料与工程专业本科标准(应用型非织造卓越工程师培养的行业专业标准)(第一稿)”;在教材与实验室建设方面,钱晓明参与了国家级“十五”规划教材《非织造材料与工程学》等的编写工作,整合实验教学资源,成功建设了一条非织造布柔性试验线,解决了非织造材料与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与科研问题。钱晓明一贯坚持“管理、学术两手抓”的原则,在做好管理工作的同时,也十分注重自身学术水平的提高,且成果颇丰。近 5 年来,钱晓明主持完成了江苏省重大科技转化项目、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和企业委托等多个科研项目;先后发表了近70篇学术论文,其中SCIEIISTP收录20余篇;获得中外授权的发明专利 6 项。

 

 

 

 

 

 

张宇峰

天津工业大学材料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空纤维膜材料与膜过程”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改性与功能纤维”天津市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张宇峰教授于2 0 0 0 2006年期间担任天津工业大学材料化工学院材料系(原“化学纤维教研室”)主任,20064月起担任材料化工学院副院长,“中空纤维膜材料与膜过程”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改性与功能纤维”天津市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在担任系主任和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期间,张宇峰坚持教学改革,积极组织或参加学科、专业建设,主持并参加了多个教学改革项目,教学研究成果显著。如:“化纤工艺学”精品课被列为天津工业大学重点课程(2005 2007);参加编写了《高分子加工设备》和《非织造布学》两本部级重点教材;作为主要负责人之一,参加完成了中央与地方共建项目“材料物理与化学实验室”;起草了天津市“化学与材料科学与工程发展战略研究”及天津工业大学材料学科“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2009年获得“第六届高等教育天津市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和“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教学成果一等奖”。在科研方面,张宇峰先后主持或作为主要参与人完成了10余项“国家863计划”、“国家973计划”、天津市科技攻关项目等各级科研课题,获国家级科技成果 1 项,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技一等奖 1 项,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SCIEI收录20余篇,同时申请国家发明专利 7 项,目前已获授权的有 4 项。

 

 

附件下载:

 
  •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北大街18号中国人保寿险大厦5层515室(100020)
    电话:010-85229610/9936/9326
    传真:010-85229540
    网址:www.fzjjh.com
    邮箱:fzzgjjh@126.com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北大街18号 邮编:100020
电话:010-85229610 传真:010-85229540 E-mail:fzjjh@cntac.org.cn
©纺织之光科技教育基金会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39956号-1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45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