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纺织教育教学成果奖
纺织行业教育教学成果获奖项目

成果名称:创新型工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与实践
获奖学校:苏州大学
该成果针对工科人才的创新型培养模式,主要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创新。
改革课程设置体系,将课程分类设置为:基本课程+主修课程+专业课程+个性化创新型课程,强化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发现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设立创新实践学分和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对有创新意识并在实践中取得突出成绩的学生进行奖励,推进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标志的素质教育,构建创新型实践教学体系。
坚持“把实验室建设成创新的基地”的办学思路,形成了国家、省、校三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平台,鼓励学生在实验中创新,强调实践,强调自主,努力为学生营造适合其个性发展的宽松学习空间。
全面推行本科生导师制。据该成果的主要完成人之一,苏州大学纺织与服装工程学院院长陈国强教授介绍,学校在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上进行了力度很大的改革,本科学生在完成专业基础课程后,学校有针对性将学生培养目标分为了学术性人才、国际化人才和卓越工程师3 个层次。学校全面推行本科生导师制,学生在二年级开始进入研究室开展一些研究工作,三年级起利用假期在有关企业单位进行针对性的社会实践和实习,很好地锻炼了实践能力,提升了科学素养,激发了对专业的兴趣和创新的潜能。
该成果探索研究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案已经在轻化工程的本科教学过程中进行了具体的实施,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在近四年中,轻化工程专业65%的学生参加了不同层次的创新型科研活动。近年来的毕业学生在科研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等方面得到了行业内各用人单位的广泛认可,许多毕业生在短时间内即成为了用人单位的中坚力量。



成果名称:基于艺文互动的服装设计创新学 分培养模式
获奖学校:江南大学
本成果针对服装专业本科生目前普遍存在设计创新能力不足、文化底蕴缺乏的现状,实施了以“秉承传统融合现代创意”的方针进行服装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将产学研、文化和设计前沿理念相糅合,强化设计艺术的创新模式和文化素质深度的培养.课题组于2003年成立了全国首个民间服饰传习馆,先后累计收藏了20 多个品种、2 100多件(套)全国各地域民间服饰,并利用文化平台优势有效地进行社会历史、技艺文化的教育与研究,形成了系统实现传统服饰文化传承和创新发展的有效机制,突出学科的文化和艺术特色,推进了文化与艺术的素质教育、拓宽了创新意识的渠道,增强创新设计的动力和活力,成为江南大学的特色办学亮点。
课题组基于传习馆取得了显著的科研成果,到今年为止已获得国家社科基金2 项、教育部社科基金5 项、江苏省社科基金4 项,出版的《近代汉族民间服饰全集》获得了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通过创新学分制度的推广以及在“产学研”中的实际运用,江南大学纺织服装学院逐步建立了与社会机构、团体、企业合作的互动体系,使学生在参与学习实践工作中得到了充分锻炼。毕业学生的文化艺术素质明显提升,创新运用能力普遍提高,受到了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同时,毕业后投身创业的学生也越来越多。2008年,两位服装设计专业的毕业生荣获了“江苏省大学生创业明星”称号。纺织服装学院团委书记蒋毅介绍说,据学校统计,近年来已有2 000多名毕业生参与创业,其中有39个大学生创业项目在江南大学毕业生创业基地孵化成功。



成果名称:基于纺织创新人才培养的精品课程建设
获奖学校:武汉纺织大学
该成果是纺织专业的教育质量工程项目,2005年经湖北省教育厅教研项目立项,2009年“纺织材料学”课程获国家精品课程荣誉,2010年“纺织材料与加工教学团队”获国家教学团队荣誉,2011年经湖北省教育厅组织的专家鉴定,研究成果在同类研究中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对材料学领域的复合型人才培养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该成果创新性地提出了现代纺织、大纺织、超纺织理念,以纤维为导向,注重多学科交叉,并通过纺织制品应用向高科技领域拓展,来传授最新的纺织科学技术,对纺织创新人才进行培养。学校通过高级人才引进、青年教师培养和教师国际化,组成了包括3名“楚天学者”在内的高学历、高职称、学缘结构丰富的国家级教学团队;优化国家规划教材的教学内容,利用教师科研成果来更新教学内容;建立课程支撑网站,提供丰富的课程教学资料,进行计算机辅助教学实践和网络教学实践;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科技能力的培养,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实习基地和各类重点实验室作为实践教学的场所,在学生毕业课题和课外科技活动中突出新材料、新产品的应用,提升学生专业素质;注重教研总结和成果推广,带动了学校纺织专业相关平台课程的建设,并通过发表教研论文和参加全国性会议等方式进行了广泛的校际交流。
在学校组织的学生评教中,本课程授课教师每次在纺织与材料学院教师中都名列前茅,为武汉纺织大学整体课程建设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和带动作用。据该成果的主要完成人,武汉纺织大学的李建强教授介绍,近年来该校纺织专业的招生第一志愿率大大提高,学生就业形势良好,毕业生的一次就业率高达98%,且因综合素质高、能力强而得到了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



成果名称:纺织类大学物流管理专业与IT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获奖学校:武汉纺织大学
该成果提出了“物流管理专业”需要与现代IT融化的教学理念,构建了物流管理人才培养SLIT模式。SLIT是Simulation(模拟)、Logistics(物流管理)、Innovation and Information(创新和信息)、Technologyand Tools(技术和物流工具)首写字母简称,SLIT英文含有“裂缝,纵向切开”的意思,SLIT模式即在物流管理专业的市场“裂缝”中寻找创新和发展的地位。该模式强调与特色(纺织行业)结合,在普适性的基础上,结合纺织服装特色,利用IT融合培养人才。在物流管理人才培养中,武汉纺织大学管理学院大力提倡使用IT手段并充分地与物流管理理论与方法融合的教学理念,解决了教学手段相对单一、课程与产业结合存在巨大矛盾等问题。
以管理学院院长夏火松教授为带头人的“物流信息管理教学团队”在课程体系建设的过程中,勇于创新,大胆探索,编写了获得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模拟教学软件”,建立了“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国家精品课程网站,编写出版了《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技术》、《物流信息系统》等国家精品课程教材和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
2009年,由夏火松指导的学生团队获得了“邯运杯”第二届全国物流设计大赛三等奖;2010年,夏火松指导物流管理、电子商务和信息管理专业联合组建的学生团队,获得了全国“三创”大赛二等奖和三等奖各一项,湖北省特等奖和一等奖各一项。该成果提出的SLIT模式,不仅在物流管理专业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同时推广应用到了电子商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商管理、市场营销等其他4个本科专业中,深受学生的欢迎,教学效果良好,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明显提升,增强了毕业生对市场的适应度。



成果名称:新型纺纱技术课程体系研究与实践
获奖学校:中原工学院
中原工学院纺织学院根据国家高等教育发展及人才培养目标,及学院自身提出的“具有扎实的纺织工程基础,突出应用能力及纺织新产品开发能力”人才培养目标,结合新型纺纱技术的发展,对新型纺纱技术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实践等进行了一系列的有益探索。据该成果的主要完成人之一,中原工学院纺织工程技术研究所副所长叶静教授介绍,本课题的教学成果和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在课程内容设置上,构建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两大模块,课程体系采用螺旋型结构,通过《纺纱认识实习》 →《新型纺纱技术》→《纺纱上机设计》等逐渐递进,将课程内容延伸到多个学期,让学生逐步深入学习该门课程,从而在教学中一步步地把预期成果转化为学生发展成果。教学内容创新。课题组制订了新的教学大纲,增加了紧密纺、复合纺、花式纺以及产品开发等内容,拓展了纺纱知识结构,强化该课程的前沿性和实用性,解决了国内目前在《新型纺纱技术》课程方面存在的大纲模糊问题,并将新型纺纱原理、设备和工艺有机结合,出版了《纺纱工艺学》和《纺织生产管理》等一批特色教材。教学方法创新,建立以培养实际动手能力为主体的实验教学体系。课题组根据新型纺纱技术的工程特性,强化现场教学和实践环节,在实践性强的环节带领学生到纺织企业参观生产实习,请企业专家给予指导;通过购置转杯纺纱机、喷气纺纱机等新型纺纱设备,为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有力保障。


成果名称:大众化教育背景下分层次培养高素质纺织专业人才的改革与实践
获奖学校:东华大学
该成果遵循和贯彻了“加强基础、因材施教、自主发展、分层次培养”的改革思路,进一步完善了知识、能力、素质俱佳的“厚基础、宽口径、重交叉、有深度”的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和国际视野。该成果的主要完成人之一,东华大学纺织学院院长邱夷平教授曾有在美国康奈尔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等名校多年的学习和工作经历。邱夷平在2008年担任纺织学院院长以后,与学院领导班子成员统一了思想,出于为中国纺织行业培养精英人才承担责任的考虑,决定在学院实行分层次人才培养模式。2008年经过层层选拔成立了第一届“纺织实验班”,此后两年在选拔体制和标准上不断改革完善,确保选拔出真正素质优秀和适应高校学习环境的学生。同时,实验班实行“动态平衡出入制”,每学年结束后,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实行淘汰制,从而确保培养出基础好、能力强、素质高的拔尖纺织人才。实验班采用准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实行导师制,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团队精神,同时加强国际交流,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外语能力和国际视野。据东华大学纺织学院的副院长郭建生教授介绍,目前,这种精英培养模式已初见成效。2008级纺织实验班学生的平均学分绩点一直位于全校08级前列,36人全部参加了各类课外科技活动项目或科研项目,至2011年为止,已有13名学生以团队形式申请专利 5 项,8 人以团队形式发表论文 2篇。全班共有14人获得赴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美国费城大学和香港理工大学校等名校的校级交流资格。



成果名称:立足行业需求,培养“卓越服装设计师”的精品教学体系
获奖学校:东华大学
“立足行业需求,培养‘卓越服装设计师’的精品教学体系”的概念提出于2003年,东华大学服装设计学科带头人刘晓刚教授根据市场和行业对高端专业人才的需求,带领学科全体教师,对东华大学服装设计本科-硕士-博士的教学体系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通过构建立体的精品教学体系,为行业输送了一批高质量“卓越服装设计师”。该成果的创新点突出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建立了面向行业需求的服装设计高等教育精品课程体系。根据由浅入深、由点及面的教学规律,把服装设计的本科教育分成六大部分,并且配合精品课程编写了服装设计 1 ~ 6系列教材与全套的多媒体课件,为国内首创。出版了全面高端的服装设计系列精品教材。该系列教材涵盖本科-硕士-博士三级学位教育,以及专业基础类、专业设计类、专业延伸类、专业提高类四大类别,共计约30本,填补了国内服装领域一些品类教材的空缺。通过校企合作,建立了国际著名服装服饰企业在高校中的创意设计基地。通过与本校优势的精品工程学科、设计学科、管理学科等的交叉合作,形成了以服装设计学科为核心的精品学科交叉群体系,培养服装品牌管理、营销策划、多元化时尚设计等方面的高端专业人才,形成“东华优势”。该成果的主要完成人,东华大学服装学院副院长刘晓刚教授介绍,为了向学校师生提供更好的教学实践环境,学院自2005年开始先后建立了东华大学服装学院服装研究中心、东华大学-施华洛世奇创意设计中心、东华大学-迪卡侬创意设计中心等一批优质的实践基地,并先后与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韩国等11个国家的24所著名服装、艺术院校建立了密切的国际合作关系。



成果名称:具有鲜明纺织行业特色的环境工程专业教学及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获奖学校:东华大学
东华大学近年来针对以纺织等相关专业为基础而设立的环境工程专业毕业生工程能力不足的问题,进行了一系列教学改革,采取了多种措施,来强化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如:改革原有课程体系,提高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构建工程仿真实验教学方法;以工程设计型实验强化学生对工程理论知识的感性和理性认识;形成以纺织印染废水处理为主线的课程设计及毕业设计体系等。通过实践,项目组建立了仿真和设计型实验教学新方法,提出了实验、实习等实践环节在时间和空间上统一、相互渗透的新模式,并将学生的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与实践环节有机结合,为未来环境工程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及“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计划的实施奠定了良好基础。同时借鉴给排水工程的教学体系,提出将环境工程水污染控制方向专业教学分为“水的输配”和“水质处理”两大教学模块,构建了以纺织印染废水处理为核心的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体系,对于强化以纺织等非土建类相关专业为基础而设立的环境工程专业的工程化教育有较大的借鉴意义。在教学改革研究期间,环境工程专业编著出版了11部教材。通过多年的努力,该专业目前已建立了一支以中青年教师为主、老中青结合的精英团队。该团队多年来坚持教学、科研两手抓,将两者有机结合,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团队成员不仅在教学方面成绩突,而且主持和参与完成了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重要的科研项目,并获得多项重量级奖励。


成果名称:基于网络平台的数字化纺织服装课程资源建设与教学模式改革
获奖学校:浙江理工大学
该成果基于“living course”网络课程的建设理念,实现了通用网络教学平台的二次开发。基于4A网络教学管理平台打造“双平台” —— 学生自主学习平台和师生互动教学平台,搭建网络学习环境,承载数字化课程资源,倡导数字化学习方式。根据纺织服装类课程的特色、教学情况和师生要求对平台进行“校本化”。项目培育了一批体现教师教学设计、技术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纺织服装类数字化课程资源。将传统教学资源转化为网络课程、资源库、作品集、题库、电子档案袋等数字化课程资源,实现了网络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共享。目前,该校已建成的网络课程达472门,其中纺织服装类课程50门,数字化课程资源容量大200余GB。项目实现了混合式信息化教学新模式,开展了多元教学活动和生动有趣的教学互动,搭建高效易用的交互性网络教学系统,改变了传统纺织教学领域单一、枯燥的教学方式,增进和融洽了师生关系,培育了纺织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艺术设计等 3 个国家特色专业。项目实现了精品课程同台建设与展示,为纺织领域数字课程资源建设与应用提供管理工具、展示平台和共享窗口。在该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已有《基础设计》、《纺织品CAD》、《成衣工艺学》等一批课程相继建成为国家级精品课程或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纺织材料学》、《纺织品设计学》等课程成为省级精品课程,《人机工程学》等多门课程的课件荣获国家和省内的多媒体课件大赛奖励。据介绍,该校先后承办了浙江省“高校数字化资源及应用系统建设”研讨会和浙江省2010年艺术类课程数字化资源建设研讨会,成果受同行评价高,社会反响好。


成果名称: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获奖学校:浙江理工大学
为积极应对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形势,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2005年浙江理工大学设立理工科、经管类优秀生强化班,2007年 6 月成立启新学院,将刚入学的学生精英选拔集中,按大学科门类开设了有纺织背景的材化生实验班、机电实验班、电信实验班和经济管理实验班,实施“因材施教”、个性化教学的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该计划构建了以实验班为依托,以“前期强化基础、复合交叉,后期导师指导、个性化研修、研究性学习”为特征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并完善以研究性学习和个性化培养为主要特征的人才培养方案,实施厚基础、宽口径、重能力的 2 年大类基础教育与自主性、个性化、研究性的 2 年专业教育相结合的“2+2”培养方案,置研究性学习于课堂教学、科研训练、学科竞赛、综合实验中,培养学生的研究性学习习惯、态度、思维和能力,核心课程实施小班化教育,营造课堂研讨氛围;借鉴研究生培养模式,学生从第 4 学期起每3 ~ 5名学生配备 1 名专业导师,建立培养有计划、指导有方向、学生有目标的五学期专业导师持续指导制,在导师指导下,对优秀学生实施拓展性、个性化培养;建立师生间、学生间“指导-研讨-合作”的互动机制,引导学生确立大学期间的奋斗目标;实行全程滚动制,及时吸收品学兼优的学生,让不适应的学生回到普通专业班级。启新学院作为浙江理工大学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改革的试验田,其办学经验对整个学校的本科教育具有明显的应用及推广价值。


成果名称:构建TPO知识系统的男装课群优化研究
获奖学校:北京服装学院
本课题根据男装课程的特点和国内外男装市场的运作规律与发展趋势,将重点放在完善男装课群模式与优化的系统研究上,从根本上解决了男装课程的优化、教材体系化、制度规范化、教师梯队专业化问题。其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 3 方面。①理念创新。构建了在TPO知识系统指导下,男装结构、男装纸样和男装设计课程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尝试逐步完善男装设计方法、结构理论、纸样技术课群的年轻化、专业化教师队伍,帮助学生有效地学习、掌握和体验艺术与技术的相互融合在男装教学中理性、逻辑和务实的创作训练过程。②方法创新。男装结构、男装纸样与男装设计课群的构建可通过TPO知识系统的渗透将技术思维与设计思维结合在一起,使男装结构和男装纸样技术性课程中充满人文气息的“变法自然”;使男装设计课程流于主观、随意,变得“有法可依”,使设计对结构的理解、对技术的把握变得真实可信,从而促进创新的现代设计教育在男装课群教学中实践。③条件平台系统化建设。男装课群的优化体现在包括教师复合型专业的知识结构培训、课程体系模块化紧密性的教学特色和教材体系化的条件平台系统化建设上。经过 5 年多的教学实践,男装课群结构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无论在教学体系、教学方法、教师培养还是教材建设上,都表现出良好的前景和示范作用。


成果名称:培养21世纪复合型染织设计人才教学研究与实践
获奖学校:清华大学
该成果旨在培养21世纪复合型染织设计人才,其教学理念、教学结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改变了以往静态的只有知识点而无知识链、知识面的点状、线性、单向的教学结构与方法,创建了一套动态的知识点、知识链、知识面的网状、循环、多向的教学结构与方法。简而言之,是以“艺术+技术+文化+国际”打造多元化、复合型、兼容性的教学模式。该成果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 3 个方面。①教学理念的创新。构建了教与学、教与研、教与用的兼容互动可持续发展的平台。②教学体系(结构)的创新。将课堂实践、创作实践、理论研究、市场调研、科技创新等融为一体,形成综合的一体化教学模式。同时,体系还强调以传统染织技术的保护、继承、创新为主要内容,将濒危的中华传统染织艺术中的民间印染、民间编织及民间刺绣等工艺作为课程的训练内容。③教学内容及硬件的创新。在教学内容上,与时俱进地进行了系统、综合而合理的改进,将以往设计教学重视视觉效果,改进为设计教学重视企业产品设计与生活用品设计,使得学以致用与教以致用紧密结合消费需求与时尚趋势;在教材方面,出版了一系列设计教材,如传统染织工艺设计系列教材 6 册,200余万字;在教学实验室方面,经过近10年的建设,已领衔全国艺术类院校,目前既有传统的手工印染设备、手工编织设备,工业生产型的机织、针织设备,还有先进的数码染织设备等,教、学、研均可在实验室完成。


成果名称:数字化信息化纺纱系统教学实践平台的建设与应用
获奖学校:天津工业大学
数字化信息化纺纱系统教学实践平台包括梳棉机等 6台小型数字式纺纱设备和信息化管理系统,该系统由天津工业大学为纺织工程专业实践教学而自主开发,同时亦适用于纺织企业进行产品开发。该成果构建了纺纱全过程的实验实践教学平台,提高了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质量,并实现了教学与现代纺织产业的对接。利用该平台,学生可在任何能上网的计算机上完成产品的设计,并将工艺参数下载到相应设备上,实现学生每人单独设计一种纺纱工艺,并按工艺顺序上机操作,有利于学生深刻认识并牢固掌握数字化技术在纺织品设计、样品实现、质量控制与生产管理等过程中的应用,实现了学生培养与现代纺织生产技术的对接。
通过自主研发的小型纺纱系统,解决了以往教学过程中实验室纺纱设备不成套、无法模拟纺纱大生产工艺的问题,实现了全工艺流程的纺纱上机操作实践训练。小型纺纱系统各设备采用了先进的数字化控制技术,工艺参数更改方便快捷,操作简便,与大生产设备保持同步,使学生培养与大生产中应用的技术紧密结合。以实践教学平台为依托,组织有能力的学生积极开展基础性、工程性与创新性相结合的创新实践活动,通过导师一对一指导,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据项目负责人天津工业大学教授马崇启介绍,该教学平台目前已在天津工业大学纺织专业实践教学中连续应用3 届。据企业反馈,该校纺织专业的毕业生进入企业后上手快、动手能力强、设计实践能力强。除了应用于本校的教学外,该平台还对其他一些设有纺织学科的高等院校及纺织企业起到了示范效应。



成果名称: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课外实践体系构建
获奖学校:天津工业大学
针对当前高等教育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不足、综合素质不高等问题,本成果以约束机制(制订了“本科生课外实践活动管理办法”和“院校教学单位考评方案”)、激励机制(制订了“人事分配制度的教学奖励制度”和“学生课外实践活动与竞赛奖励办法”)、保障机制(包括师资、组织和经费保障)和信息化管理(自主开发了“大学生课外实践活动信息化管理平台”)为机制保证条件,以校内实践基地、校外实践基地、校企联合高水平实验室为课外实践活动平台,以科技创新、学科竞赛、职业资格认证、学生专业社团、创业实践活动、专业技能俱乐部等为项目运作形式,并据此开发了“天津工业大学课外实践活动管理系统”,实现了对全校课外实践活动的信息化管理。据项目负责人天津工业大学教授武宝林介绍,经过 4年的实践,全校的课外实践教学的软、硬件环境大为改善,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得到激发,实践能力、创新精神日益增强。2007 — 2010年该校学生获省部级以上竞赛奖励1 300余项。据不完全统计与跟踪,4年来,该校在课外实践活动中表现良好的学生,不论是在后续的毕业设计,还是就业,以及就业以后的工作业绩与潜力等方面均表现良好。

 

 

附件下载:

 
  •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北大街18号中国人保寿险大厦5层515室(100020)
    电话:010-85229610/9936/9326
    传真:010-85229540
    网址:www.fzjjh.com
    邮箱:fzzgjjh@126.com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北大街18号 邮编:100020
电话:010-85229610 传真:010-85229540 E-mail:fzjjh@cntac.org.cn
©纺织之光科技教育基金会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39956号-1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4502号